化学腐蚀的概念及特点

2022-03-10 09:46:34 作者:zhangwenbin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直接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是指金属材料在干气和非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化合物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发生的腐蚀。气体腐蚀主要是高温下的气体腐蚀。比如高温炉气等氧化气体使钢铁表面氧化,钢铁表面脱碳都是化学腐蚀。在非氧化性高温高压含氢气体中,氢原子渗入钢中,与渗碳体中碳形成甲烷气体,使钢脱碳,组织疏松,形成氢脆,也是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的现象特征

化学腐蚀是指金属与外界介质发生直接的化学作用,造成表面损伤。电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的区别是不产生电流。化学腐蚀过程:首先在金属表面形成极薄的氧化膜,然后逐渐发展成较厚的氧化膜。第一层金属氧化膜形成后,可以减缓金属腐蚀的速度,从而起到保护作用,但形成的膜必须完整,防止金属进一步氧化。

与金属空气体接触形成的氧化膜是一种化学腐蚀。金属表面与机油接触,由于机油中含有有机酸或酸性物质,零件表面受到强烈腐蚀。燃油和润滑油含硫,对轴承合金影响大,对钢的腐蚀性强。金属表面的腐蚀极大地改变了金属材料的性能,甚至严重破坏了它们。例如,有机酸腐蚀铜铅合金轴承的铅,增加轴承的载荷应力和摩擦系数,加速磨损,经常导致合金脱落。

化学腐蚀只发生在特殊条件下。热轧钢筋时,钢筋表面的铁在高温下被[/k0/]气体中的氧气氧化,形成一层氧化物(锈b.腐蚀的化学原理比较简单,属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热门文章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