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三年爆亏110亿!从不晚点的硬核航司,被迫向现实低头

2023-06-17 浏览:3455 评论:0

对乘客而言,从不晚点,甚至还能提前到达,这样的航空公司无疑是最好的。但是我国这样一家硬核航司,三年却爆亏110亿,被迫向现实低头,不得不走上退市之路。

1. 山东航空无奈退市?

上市23年之后,上东航空迎来了退市终局。日前,山东航空发布公告称,收到深交所关于决定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通知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山东航空连续两年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换而言之,山东航空连续两年资不抵债,触发了强制退市情形。最近三年,山东航空的日子确实非常艰难,2020年2022 年,公司亏损额分别为23.82亿元、18.14亿元、69.0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10亿元。

2. 从不晚点的硬核航司?

山东航空历史悠久,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虽然是一家地方性航司,但山东航空经营有方,是当时少数能盈利的航司。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那几年,山东航空逆流而上,营收年均增长67%,位列行业第一。2000年9月山东航空成功登陆A股,成为国内第三家上市航司。山东航空的飞机以准点著称,在2019年进入亚太地区大型航空公司到港准点率TOP10,并在在国内排第一;2023年2月,山航以以准点率96.27%,继续位列第一名。

网上对山东航空,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只要天上不下刀,山航永远不迟到;好处是从不晚点,永远提早到达;从不准点到达,只会提前降落……甚至于,网友将其称之为“闪电航空”“硬核山航”“中国俄航”“延误险终结者”“客机中的战斗机”……此前,北方大面积强降雨,航班大面积取消或延误,山航依旧正常起飞。而且,一度有乘客提出“麻烦机长开快点”请求后,结果山航飞机提前20分钟到达,让乘客赶上了转机。

3. 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乘客用户的刷屏好评,与山航退市的残酷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何会这样呢?首先,高铁新时代来了,山航不得不向现实低头。2011年,山航大赚7.7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是这一年,山航也迎来当头一棒,因为京泸高铁开通了。众所周知,长途运输当然是飞机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短途和支线航空运输中,高铁就对飞机有很强的替代性。有了更便利的高铁,很多人就不坐飞机了。

京沪高铁开通之后,业内认为航司所受冲击,山东航空首当其冲。山东航空彼时的航线结构里,800公里以下的航线比例较高,不仅航距短,而且还集中在华东区域,是高铁冲击最为严重的地区。彼时,山航的热点航线为青岛-北京、济南-虹桥、济南-北京、青岛-南京等,均位于北京、山东、上海之间,基本上高铁都可以覆盖。在时间差不多,而且票价低很多的情况下,逐渐兴起的高铁自然取代了山航。

其次,为了从地方性航司向全国性航司跨越,山航在上市后多次购买飞机、扩充运力。慢慢地,山航由偏安山东一隅走向全国,而且还顺利开通了一些国际航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航空业为重资产行业,规模扩张肯定伴随着运营成本的暴增,山航就此给自己埋下了“大雷”。从2012年开始,山航的净利润便开始逐年下滑。虽然2016年有所反弹,但2016开始又再次进入下降通道,直到2020年开始巨亏,并走到如今被退市的绝境上。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00天汽车动态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