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章

揭秘小米汽车17人核心团队,唯一的女高管极不简单

2021-09-02 浏览:6.24万 评论:21

来源:车东西

自从雷军宣布造车以来,业界对小米汽车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不过此后一直处于比较神秘的状态。这张照片的公布意味着小米造车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不过对于这张照片中的一些主创人员,此前并不为外界所熟知,车东西的小伙伴们经过多方了解,梳理出了完整的人员名单,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探出小米汽车的整体布局。如下表(编号对应上图):


他们都是什么背景?



1、林世伟:

林世伟拥有牛津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曾担任瑞信亚太区投资银行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及科技、媒体与电信业务主管;还曾担任过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负责亚太区科技、媒体与电信行业的资本市场业务。

同时在两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担任要职,也显示林世伟的能力,而阿里巴巴、拼多多、金山云、小鹏汽车能够在美股上市也离不开林世伟的功劳,甚至阿里巴巴、小米、网易、美图在港股上市也是林世伟的功劳。

在2020年10月,林世伟正式就任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CFO),负责集团财务工作的全面统筹与管理,向集团CEO雷军和总裁王翔双线汇报。

2、张峰:

张峰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测量专业,此后20余年一直在手机和通讯行业深耕,曾经在担任南京英华达总经理职位。

在2012年,张峰正式创办了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并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从2016年开始,张峰正式进入小米,管理供应链,成为解决小米供应商元器件以及手机供应问题的主力。

在小米期间,张峰对小米移动电源、电池等产品都有参与,对于整个供应链非常熟悉。

3、刘德:

刘德在美国艺术设计中心学院获得了工业设计硕士学位,还在北京理工大学拿下了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在2010年和雷军一起创办了小米集团,主要负责小米工业设计以及供应链管理团,2013年开始,进行小米生态链的建设,也被称为“小米生态链之父”。

作为小米生态链的主要缔造者,刘德在生态链方面非常有经验,在小米面临生态链产品品类多样之时做了很好的处理,这样的能力对于小米汽车打造完整的产业链也非常有帮助。

4、王翔:

王翔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拥有电子工程学学位,在通信和营销方面都有很多经验。

他曾在摩托罗拉、朗讯/Agere等公司担任销售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重要职位,此外他也曾在高通工作13年,做到高通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期,全面负责高通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与运营。

在2015年,王翔加入小米,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战略合作与重要合作伙伴关系,2019年,则晋升为小米集团总裁。

王翔在小米工作期间,对小米的国际化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加入小米造车团队之后,对小米造车出海和芯片等全球供应链也可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5、雷军:

小米集团的灵魂,小米汽车的操盘手。

6、洪锋:

洪锋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求学,在软件工程方面非常有能力。

曾经在Siebel工作四年,负责服务器性能和大型专业系统的可扩展性的Web应用程序。2005年进入谷歌,担任高级软件工程师,是谷歌地图3D场景、谷歌日历的主要负责人。

2010年,参与创办小米,并在2012~2018年间负责MIUI业务并担任负责人。从2018年开始,担任小米旗下公司天星数科董事长兼CEO,负责小米金融业务的发展。

某种程度上来讲,小米手机的成功来自于MIUI对安卓系统的改造,如何将小米手机的成功转移到小米汽车上,洪锋将承担重要的作用。

7、卢伟冰:

卢伟冰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取得理学学士学位,曾经担任金立集团总裁, 主要负责金立研发、生产、品牌营销、 全球市场、电商、运营商等部门,对于手机的各个环节都很有经验。

在2017年,卢伟冰带走金立海外的团队成立了一个OEM公司诚壹科技。而2019年,卢伟冰正式加入小米,接管红米品牌。

2019年底,卢伟冰出任小米中国区总裁,继续兼任红米Redmi品牌总经理,而今年年初,卢伟冰在保留了上面头衔的同时,又出任了小米集团国际部总裁,深受雷军器重。

8、祁燕:

祁燕是这张照片中唯一的一名女性,同时也是小米集团上市时唯一参与敲钟的女性。

她曾经在民建中央、民建北京市委机关干部工作过,2004年开始出任爱国者常务副总裁。

2012年正式加盟小米公司,担任分管平台和外部公共关系副总裁。可以说,在电子卖场、IT行业和各级政府中都有不错的口碑,有中关村大姐大之称,有极强的跟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能力。

9、何勇:

何勇是武汉大学的博士毕业,此前任任湖北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拥有这样的经历,何勇在政府沟通公共事务、区域经济、企业服务等方面也有非常好的经验。

2018年,何勇正式加入到小米集团,主要负责集团公共事务、区域总部管理、区域拓展、行政管理等工作。

10、秦智帆:

秦智帆也是小米集团的主创团队之一,是小米集团的第11号员工。

他2009年的时候是在金山词霸实习,被当时的总经理黎万强叫到办公室邀请一起创业,后来跟着黎万强一起加入了小米。

加入小米之后,秦智帆是小米的UI设计师,甚至小米1发布会的场子也由他设计搭建。

作为一个参与了小米发展过程的设计师,在小米汽车的车机上或许也会看到秦智帆的作品。

11、刘安昱:

刘安昱也是小米的早期员工之一,工号是37,也是MIX系列手机的研发工程师。

基本上,刘安昱参与了小米历代手机的研发,在国家知识产权的网站上可以查到147条以小米“刘安昱”为发明人的专利申请数据,其中有142项是属于发明专利、有5项属于实用新型专利。

12、李田原:

李田原是17位里唯一一位从传统车企加入到小米造车团队的人员。

李田原2009年本科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2009年-2011年就职于长城华冠,2011年-2012年就职于PSA中国设计中心,2012年-2016年就职于宝马Designworks,2016年开始职于宝马i/M部门。

最重要的是,宝马此前发布的旗舰车型iX的外形就是李田原设计的,在欧洲人最引以为傲的汽车企业里,李田原的设计受到了宝马的认可,设计能力可见一斑。

鉴于这段经历,小米汽车的外形设计基本上就已经确定由李田原来进行设计,而作为宝马旗舰车型的设计师,李田原势必会给小米汽车带来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13、于锴:

于锴也是小米的早期员工之一。

2018年,小米发布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将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拆分成了十个新的业务部门。其中组建了互联网三部,于锴担任了总经理。在今年宣布造车之后,于锴参与了转岗,今年 5 月初,雷军前往广汽埃安调研考察时,于锴就有陪同。

在小米造车的筹备组中,于锴负责的是座舱方面筹备工作,后续可能会组建座舱方面的团队,但最终在小米汽车公司会参与什么项目还不得而知。

14、李肖爽:

李肖爽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

2012年,随着小米收购多看科技旗下的多看阅读,时任多看阅读产品总监的李肖爽也加入小米。同年年底,李肖爽参与了小米盒子产品设计,从2015年开始担任小米电视产品总监,后来一直做到了小米集团大家电部总经理。

目前,李肖爽主要负责的是造车相关筹备工作,供应链工厂落户等工作。

15、叶航军:

叶航军有着很深的移动互联网背景,2006~2010年,叶航军就职于谷歌。

之后两年,叶航军加入了腾讯,从事搜索引擎的技术研发工作。在工作两年后,加入了小米集团。

在技术架构、云计算等领域,叶航军都有非常深厚的经验。目前,叶航军主要是负责小米自动驾驶团队。

16、陈晋鸿:

陈晋鸿是雷军的业务助理,曾经在小米的总裁办工作。此前曾经协助雷军进行汽车行业的调研工作。

17、樊家麟:

樊家麟是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的硕士生,也是小米的早期员工之一。

他曾经参与过小米米聊应用的研发工作,后来负责小米路由器及相关智能硬件的产品设计和研发工作。


结语

从小米汽车的核心创始团队不难看出,核心成员几乎都来自小米公司原有的团队,只有一位成员是新加入的。从侧面也反映了雷军非常谨慎,也很自信。这群老部下也更懂雷军,可以极大的提升组织运营效率。此外,技术积累与内部组织作为今天车企的重要挑战,从小米的架构来看,可能后者更为严重。笔者认为,这也是广大工程师朋友需要思考的,在专注于自身专业深度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兼具一定的行业广度,产品视角,组织管理思维。

高管团队的搭建只是小米造车的开始,随着项目的推进,相信还会持续的壮大。被雷军压上全部战绩的小米汽车能否给我们带来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由太平洋号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车。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100天汽车动态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