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有测速拍照,提前多少米踩刹车,才能躲过“超速被拍”

2023-11-21 16:06:39 作者:蔡金盛

现在马路上到处都是视频监控,雷达测速,电子抓拍等等,尤其是种专门测速拍照的电子眼,稍不留神,超速10%-20%,就是三分50块,超速20%-50%,直接六分200块。但还是有一些老司机,对此不屑一顾,觉得到了测速电子眼跟前踩一脚刹车就不会被认定为超速。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不少司机,确实就是这么做的,这种做法到底管不管用?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测速设备的种类,依据不同的测速原理,大体上可以分为区间测速、地感线圈、声波检测、激光检测以及雷达测速等等。其中,高速上最常见的就是雷达测速,一般测速的距离为300米左右,但并不是说,雷达检测到你超速了,你就超速,在中国凡是都要讲究证据的,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清摄像头。

通常情况下,超速行为的判定,是以摄像机拍照的有效距离为准的,国内雷达测速摄像机的镜头,分别为3.6毫米、6毫米、8毫米,12毫米以及16毫米等几种不同的型号,以拍摄距离最远的16毫米镜头来说,拍摄的有效距离为60米左右,根据交通工程学中的推断,当我们发现远处存在摄像头的时候,大脑会做出判断,并且下达给肢体执行刹车的命令,这个需要的时间平均在2秒钟左右,驾驶员在开始制动行为前,最快的反应速度为0.4秒,车辆产生制动效果还需要0.3秒的时间,加起来总共就是需要2.7秒的时间。

我们就以高速公路,最高限速120为例,在超速10%的情况下,车速,就是132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远处存在摄像头到制动产生效果的段反应时间,车辆大概还要前进100米左右,再加上拍摄距离,为60米,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大约在离摄像头还有160米的时候,开始减速刹车,才能够避免超速被拍。但是刚才的结论是基于雷达测速,高清镜头限速120,超速10%这四个基础的条件而获得的,这里的每一个指标发生了变化,都会影响提前刹车的距离

比如说一般城市的道路,都是限速60,摄像头有效的拍摄距离,也很近,这就给了一些老司机可乘之机,快到电子眼跟前的时候,再踩一脚刹车,这个方法有的确实是可以躲过,但是,并不适合所有的道路,就算对道路特别熟悉,也尽量不要这样做,因为说不定哪天,设备可能就升级了,并且这种做法也不太安全,不少追尾事故都是这种行为导致的,所以大家在看到测速的电子眼,或者是听到导航提示前方有测速拍照的时候,尽量提前减速,既保证了行车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因为超速而被处罚。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本文导航
    TOP推荐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