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车用操作系统是比芯片更迫切的供应链问题

2022-09-06 22:16:38 作者:宇智波民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9月6日,以“重塑汽车核心供应链新格局”为主题,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南京市江宁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开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 在大会现场发表了以《当前汽车供应链面临的关键问题思考》为主题的演讲。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苗圩

  苗圩谈到,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年产销量连续多年已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一半以上,最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的目标,现在看来大概率在今年会提前三年实现。

  那这场变局到底是怎么变的?苗圩表示就汽车产品而言,我个人认为电动化、智能化将是变局的主要方向,我为什么没讲网联化呢?因为无论从新能源汽车也好、智能汽车也好,网联化是对于汽车产品的电动化、智能化推进促进作用予以赋能的一种实现手段。在这方面,中国通过大家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完全可以弥补和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比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上我们有了很好5G的网络,5G最大的应用场景是2B、不是2C,2B里现在可以看得见的最大市场是车联网,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

       针对汽车芯片问题,苗圩表示,如果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这几个环节来说,这些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芯片类设计企业进步最快。

  苗圩认为,汽车智能化发展对于芯片的计算、效率、资源优化要求大大提高,同时,车规级芯片开发、认证和导入测试周期长,上车门槛高。目前,国内芯片设计能力已取得较快发展,但晶圆加工、制程等能力急需提升。

  “车企不一定都要造芯,但一定要懂芯。”苗圩强调,过去车企基本上不关心芯片的问题,车企一定要改变过去把芯片选择交由一级、二级供应负责的局面,加强对芯片的战略布局,与一级、二级供应商、集成电路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担任好供应链“链长”的角色。

  在车用操作系统发展趋势方面,苗圩表示,操作系统是比芯片更加迫切的供应链问题。他认为,有能力的车企可以自己去打造汽车操作系统,“现在安卓在智能汽车的发展上已经通过车机系统开始进入车企,下一步它会向座舱系统、底盘系统进一步渗透。我就担心三年以后或者五年以后我们会不会形成手机的这种局面,全世界的智能汽车都采用了一个开源的、开放的、全免费的操作系统,一旦这个生态形成,那就是丛林法则、赢者通吃,手机就表明世界上只有第一和第二、没有第三,将来的全球汽车我估计也是这个结局。”

  苗圩表示车企通过这几年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芯片短缺的制约,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操作系统的缺失将是致命的问题,“好在现在全球智能汽车发展格局没有定,留给我们的时间窗口大概是三年、最多是五年时间。”

  苗圩指出,在开放的前提下,没有必要谋求100%的自主,这是不科学、不经济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追求100%的国产,但是也要防止在关键的时候一些国家对我们发展最快的行业、发展最好的企业进行打压,所以未雨绸缪,一定要建立起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一定要建立起软硬结合的发展模式,车企一定要在这里面起到牵头的作用。”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