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灯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推荐
家人们,开车的时候要是发现制动灯出问题了,那可不能马虎!根据多年经验,制动灯故障的原因还挺多的,不过别慌,咱们一个个来解决。
灯泡故障
这是很常见的原因。卤素灯泡一般能用1 - 2年,LED灯泡能用5 - 10年。时间久了,灯丝可能会断,或者灯泡底座氧化,就会接触不良,导致制动灯不亮。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换个灯泡就行,推荐大家用LED灯泡,耗电低、响应快,寿命还长,而且要选和原厂接口规格一样的型号。
电路问题
线路用久了会老化、破损,插头也可能松动,还有可能是保险丝熔断了,而且保险丝熔断通常还会伴随着其他电气故障。咱们得仔细检查线路有没有破损的地方,把松脱的插头重新固定好。要是保险丝断了,就换个同规格的,建议用原厂件。
刹车开关故障
制动踏板后方的开关,用久了可能接触不良或者直接损坏,还有那个弹簧,长期使用会疲劳,触发就会异常。这种情况,可以先用电子清洁剂处理一下接触点,如果还是不行,那就得换新开关了,工时费大概在50 - 200元。
制动系统报警
制动液不足、刹车片磨损到极限,或者管路漏油、系统渗漏,都会让制动灯出问题。制动液液位要是低于MIN刻度线,就补充DOT4标准制动液到MAX线;刹车片厚度要是小于3mm,那就得换了,建议前后轮同步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