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通用率达70%!吉利BMA架构解析

2018-07-26 07:10:55 作者:张景森

  【太平洋汽车网 技术频道】2008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很快这场危机像病毒一般蔓延至汽车行业,于是各大车企都在想方设法地寻找一条既能够省钱又不能失去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事换谁都不会干。很快梅赛德斯奔驰率先提出了前轮驱动架构与后轮驱动架构,大众集团也相继推出了MQB及MLB平台架构…如今模块化架构已然成为全球车企的主要发力方向。而前不久吉利沃尔沃合作推出CMA架构之后并没有闲着,继续趁热打铁推出了满足紧凑型车研发生产需求的BMA架构。

体验读图模式
为何各大车企都热衷于模块化架构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买车用车观念在不断升级,在不同消费理念的碰撞下诞生出了越来越多的细分车型,以往单一的生产线明显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于是柔性化生产平台就这样诞生了。当汽车平台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足够的技术沉淀和数据积累后,为了缩短新车型的研发周期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便有了模块化概念。

  而汽车平台是指汽车从开发阶段到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设计方法、设备基础、生产工艺、制造流程乃至汽车核心零部件及质量控制的一整套体系。

  应用模块化架构后,零部件共用率得以提高(例如车厢内部按键、仪表盘、空调出风口、方向盘等零部件都能在功能不同或级别不同的车型上共同使用),而当某个零件的产量增加之后,这一零件研发生产的投资费用就可以分摊到更多的零件个体上,成本就这样降下来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