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苏俄明斯克MAZ 8X8 / 蜈蚣车盘点

2018-06-17 23:17:04 作者:秦子钧

MAZ-79221
白杨M/阿尔斯导弹载体

  作为俄罗斯当今重要的“国之利刃”,“白杨M”导弹从研发之初就令世人瞩目。而它的载体也非常抢眼--定制版的MAZ-79221车型属于MAZ的多轴TEL(Transporter Erector Launcher)系列,采用了16X16的8轴全驱底盘,令车长18米的它转向却不会显得过于迟钝;同时,该车在搭载47.2吨/50+吨的两种导弹的前提下还实现了极佳的越野能力,可谓是“毛子的工业明珠”。

什么?6X6又过气了?毛子8X8了解一下
不小心翻车把那枚“大宝贝”弄炸了,几个小灭火筒能Hold得住?

什么?6X6又过气了?毛子8X8了解一下

  MAZ-79221车型采用带前后4轴反向转向功能的底盘系统,和从MAZ 8轮系列上“一脉相承”来的每轮双叉臂独立悬挂+V12四冲程增压柴油机。意味着该车可轻松地驮着身上那数十吨的“大宝贝”,在西伯利亚平原一路以40km/h的速度狂奔,而不需考任何的恶劣天气,甚至是敌方核弹的“追击”。完全满足军队对这种远程洲际导弹的部署、快速反应之需求。

什么?6X6又过气了?毛子8X8了解一下

什么?6X6又过气了?毛子8X8了解一下

  作为“真·蜈蚣车”里最经常“出镜”的一台,MAZ-79221车型每次阅兵、演习、宣传片,乃至在美国人的卫星图里,总少不了它驮着导弹的伟岸身影。它将强力的越野底盘,与同样令人“胆战心惊”的核子武器结合了起来,共同构建了俄罗斯那“最后的尊严”,并顺带成为了大家对“蜈蚣车”的启蒙老师。

MAZ-7904/7905/7906
油田勘探“三剑客”

  在20世纪70年代,在开采西伯利亚矿产、油气资源的大潮下,MAZ厂研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多轴越野车系列以取代日渐显得性能捉襟见肘的MAZ-543系列8X8车系,新车系被命名为MAZ-7900系列。而车系里“最小”的那款MAZ-7904车型,已经“坐拥”长 32 米,宽 6.8 米的车身+比543车族更大一号的轮胎+12X12全轮驱动+全轮转向的设计,为西伯利亚的人们带来史无前例的“改造自然之能力”。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7904那庞大轮胎的衬托下显得娇小的驾驶室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MAZ-7904车型的资料较少,现有资料表明该车的载重在200t左右,并采用装置在两个驾驶时之间的,那输出882kW(1200PS)的大型四冲程V12柴油机为动力源,并通过不明的变速箱和中央分动器将动力传输给所有12个轮子,整车油耗‘不出所料地’高达260L/100km,可谓是为车系丧心病狂的“魔改”又开了个好头。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7905车系

  MAZ-7905作为7轴车辆的试水之作,依旧采用的是7904车型的动力单元+12轮驱动架构(留意第4轴轴头形状有别),变成了第1、2、3、5、6、7轴有动力+转向,中间的第四轴只负责承重的设计(14X12)。透过如此事实,我们能发现其实制造这些“钢铁蜈蚣”不是简单的拼凑上去几条车轴、激光切割下钢板延长下大梁这么简单的,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综合考虑。这车的实际使用经验也为之后MAZ-7906车型的16X16设计埋下了伏笔。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作为柴油机动力多轴越野车辆的集大成之作,MAZ-7906采用了“吓人”的16X16驱动架构,依旧是通过MAZ-7904同款的柴油机(或被调教成1500PS)驱动齿轮箱和分动箱实现全轮驱动,并搭载全轮转向系统(前4轴和后4轴转向方向相反,可有效缩短转弯半径)。该车载重或为150T,不过别忘了,这还是在松软的泥地上达成的,“含金量”非常高。

MAZ-7907
世界上最像气垫船的越野车

  这辆MAZ-7907车型可谓是整个MAZ厂制作过的最大车型了,那神似气垫登陆艇的驾驶“楼”(请原谅小编用了这字)+同样是气垫登陆艇和直升机爱用的GTD-1250涡轮燃气轮机系列令人浮想联翩。不过转念一想,这车能将300吨的载重均匀分布在24个巨大的低压全子午线钢丝胎上,“尽情“呵护”着西伯利亚的湿软土地,这“陆上气垫船”的名号可谓是跑不掉了。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车迷们很可能答出装配了燃气轮机的汽车有克莱斯勒的Turbine,那台车是世界首台燃气轮机轿车,采用燃气轮机+减速箱+变速箱的架构以驱动行进,极为惊艳。然而,不同寻常的是,MAZ-7907车型没有走的Turbine 的机械传动道路,而是将GTD-1250燃气轮机直接驱动一台大功率发电机,并将电能直接传送到24台轮毂电机里驱动车辆(但没有蓄能电池),理念明显借鉴了普通内燃机车的柴-电传动系统,同时与当代增程式电动车耗完电池后的能量流向有异曲同工之妙。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6X6又过气了?毛子MAZ 8X8/千足虫了解下

  同时,该车的两截式底盘大梁也采用了较为特殊的设计,增设了十分类似时下城市18米BRT公交车的推力铰接系统(不过动力单元在车头罢了),采用了前后8轮相反的全轮转向设计,并依托铰接系统实现对地形的“贴合”,防止“过个坎断两节”的尴尬情况发生,十分精妙。

  从8轮驱动的MAZ-53X、543车系,到堪称“千足蜈蚣”的7900车系,这些既粗糙又暴力的MAZ的土炮产品们,却总令人发出“Wow”的感觉,我们小时候对巨大玩具的幻想,竟然在苏联人的手中变成了现实。哪怕只是通过图片给与他们“注目礼”,何尝不是一种对“红色阵营”汽车文化的全新理解?(文:太平洋汽车网 秦子钧)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