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地平线走进车展 中国离弯道超车越来越近了

2020-09-30 04:35:01 作者:曾惠君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有人说,现在的车展越来越无趣了,那些标榜性能、驾控的新车踪影难觅。事实如此,但可别怪车企,毕竟它们的心思早已放在智能化、新能源化上。

  在今年北京车展上就可以见到,120多个汽车品牌中绝大部分都以“智能”为卖点,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炫,科技体验越来越多,仿佛让人置身电子科技展。

  更重要的是,华为、地平线、博世等技术供应在今年集体走到主展台上,在耀眼的位置摆出最新的技术,高调solo。

华为/地平线走进车展 中国离弯道超车越来越近了

华为/地平线走到幕前意味着什么?

  在手机业务受限的当下,汽车逐渐成为华为的业务增长点。虽然一早表态坚决不造车,但华为对汽车业务的垂涎是显而易见的。

  暂且不说华为入股长安蔚来的消息是否属实,华为此次在北京车展上一次过展出多合一电驱动系统DriveONE、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等一系列硬核技术,便能论证这一观点。

  其中,多合一电驱动系统DriveONE集成了BCU电池控制单、PDU高压配电盒、DCDC转换器、MCU电机控制器、OBC车载充电机、电机、减速器七大部件,能够做到机械部件与功率部件、端云协同与控制的融合。

华为/地平线走进车展 中国离弯道超车越来越近了

  我们可以将它简单理解为“电动化数字开发平台+硬件平台+软件化集成平台”,优点是高效、高密度、轻量化,同时通过业界少有的油冷技术,相比一般的水冷降温,能减少对电机磁路的影响和电机体积。

华为/地平线走进车展 中国离弯道超车越来越近了

  华为智能座舱开发平台基于鸿蒙车机OS系统打造,接口支持3屏显示(最大4K),可以实现7摄像头输入,能实现人脸识别、信号灯提示、AR抬头显示、手动拖拽操控停车、视线跟踪、语音理解、分区拾音、AI助理、无线充电、手势拍照、疲劳监测等等。

  而在车展前夕,华为还发布了全新一代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MDC210、MDC610,可以覆盖L2-L4级的乘用车商用车、作业车等多种应用场景,其中MDC 610搭载华为自家的昇腾610,单芯片AI算力高达160 TOPS;MDC 210搭载华为的昇腾210,AI算力为48 TOPS。

华为/地平线走进车展 中国离弯道超车越来越近了

  其中,ADS方案融合了三个激光雷达、13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能覆盖复杂城区、城市环路、高速、自动泊车等场景,在一些区域的高速,在不用高精地图的情况下,能实现80公里/小时的速度。

  在北京车展的台上,不难发现华为的观展人流量不亚于整车厂的展台,当然绝大部分都是西装革履的现有或潜在主机厂合作伙伴高层,他们惊叹华为不仅能造手机,还能为智能汽车造出一系列的零部件。

  华为在汽车领域将自己定位为增量部件提供商,在去年5月才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BUSINESS UNIT),至今不过一两年时间,已经发展壮大了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智能座舱、智能网联、智能驾驶五大板块,每一板块恰好都瞄准了行业风口的增长点。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系列产品
 板块  产品
智能驾驶 

计算平台:MDC600、MDC300、MDC 210与MDC 610
传感器:100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
ADS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 

智能座舱   软件:鸿蒙车机OS软件平台、鸿蒙车域生态和座舱智能硬件平台
硬件:座舱模组、车载智慧屏和AR-HUD
智能车云  华为八爪鱼Octopus、自动驾驶云服务(数据仿真训练)
高精地图云服务、车联网云服务和V2X云服务
智能电动  多合一电驱动系统DriveONE、直流快充充电模板等 
 智能网联 感知基站解决方案、RSU路边单元、V2X平台
4G/5G车载移动通信模块以及T-Box等 

  华为在电动化下有多合一电驱系统、直流充电模板,智能化下有Hicar车机系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MDC计算平台、路边单元、激光雷达等软硬件产品,如此广泛的布局让华为颇有成为博世、大陆这样Tier 1巨头的气势。华为造车不可怕,不造车才是最可怕。

华为/地平线走进车展 中国离弯道超车越来越近了

  除了华为外,人工智能芯片企业地平线也活跃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作为AI芯片的独角兽企业,地平线对标英伟达、高通、德州仪器等国际巨头,代表着中国车载芯片的最高水准。

  借着车展之机,地平线发布了全新一代车载芯片征程3,采用16纳米工艺,AI算力达到5 TOPS,典型功耗仅为2.5W,支持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辅助、高级别自动驾驶及众包高精地图定位等多种应用场景。

自动保存_zenghuijun

  这大概是什么水平?征程3的计算性能等效于1/2个英伟达Xavier,超过德州仪器TDA 4的2倍,但从算力来看,其水平已在国际主流行列。

  2021年初,地平线还将发布对标特斯拉FSD芯片,且适用于中央计算架构设计的征程5。单芯片达到96TOPS的AI算力,支持16路摄像头,组成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具备192-384 TOPS算力,可支持L3-L4级自动驾驶。预计到2022年Q2-Q3季度,将有搭载征程5的量产车上市。

自动保存_zenghuijun

  除了芯片这一强项外,地平线还在车展上推出了升级版“天工开物”AI开发平台2.0,以及全新升级的Matrix智能驾驶环境感知解决方案。

  地平线的创始人兼CEO余凯将“车载芯片”比喻为“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那么在我看来,算法、数据、系统平台就相当于燃料,软硬配合一起驱动着汽车的关键创新。

  庆幸,中国如今涌现出华为、地平线这样软硬件兼具的顶尖Tier 1/Tier 2供应商,为自主汽车品牌赋能,提供技术后盾。以自动驾驶为例,华为MDC平台与广汽新能源、长安、北汽、上汽等车企达成合作,地平线的车规级芯片征程2为长安UNI-T、奇瑞蚂蚁供货。

车企的L3级自动驾驶走进现实

  主机厂作为车展的主角,当然也亮出了技术最尖端的作品。

  吉利在北京车展上向外界首次展出了领克ZERO概念车,最高续航可以达到700km,该车基于耗资180 亿人民币的SEA浩瀚架构打造。

  其搭载Mobileye EyeQ5H高算力芯片,按照时间进度,SEA浩瀚架构很快就能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

  2021年实现结构道路高度自动驾驶(个人车辆)
  2022年结构道路完全自动驾驶(Robot Taxi)
  2023年开放道路高度自动驾驶(个人车辆)
  2025年开放道路完全自动驾驶(Robot Taxi)

  除了自动驾驶外,还能实现全场景全周期100%FOTA、AI Mate智能座舱。

  而自主品牌投身高端化的代表——红旗则带来了大型SUVE-HS9,搭载智能驾驶、AR实景导航、无线充电系统等技术。比如,在0-120km/h高速公路自动驾驶时可进行自动换道,以及自主定位、智能寻找车位和全自动泊车等 L3/L4级自动驾驶。

  而更早前,广汽新能源Aion LX、长安UNI-T也先后宣称具备了L3功能,国内自主车企在2020年纷纷踏入智能驾驶的元年。虽然碍于法规等因素,不能完全在实际中应用,但对比国外品牌,明显在时间进程更为领先。

  巨头中仅有特斯拉、蔚来、小鹏、威马、高合等少数参展,也吸引不少眼球。蔚来带来了NIO OS 2.7.0的升级,深度融合了车载导航、高精地图、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能实现自动汇入主路、主路巡航形势等……

  小鹏汽车则跨界造起副业——飞行汽车,具备一定自动驾驶功能,目前来看更多的是在拔高形象。至于近期一举成名的高合汽车更是带着量产版高合HiPhi X现身,以68-80万高价,打破新势力的价格天花板。

高合HiPhi X正式上市 售价68-80万元

  可投影图文的智能前大灯、NT展翼门、免接触进出、L3自动驾驶落地……这些亮点加持下,高合可比隔壁展馆的威马人气更加旺。

  对比新旧两种,特斯拉、蔚来、小鹏等车企明显是科技+汽车公司的属性,玩法层出不穷,OTA迭代升级成为一大卖点,就像智能手机每次更新系统、软件能给用户新惊喜一样。

更重要的是,拔尖的新势力们都在坚持自研路线,小鹏、理想、蔚来早已提出“算法自主”的口号。

  比如小鹏的P7搭载英伟达Xavier芯片,前者能在芯片的技术场建立自有的软件栈。

  理想、蔚来也陆续开始与英伟达、高通两大开放计算平台合作,理想将在2022 年的X01车型上搭载基于英伟达 Orin 的域控制器;蔚来则有望使用高通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 Snapdragon Ride。

自动保存_yanggaoyu

  原因是希望把握二次的开发自主权,基于自研的自动驾驶软件,提供可控的OTA升级。

  新势力们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优势,除了续航里程这一核心问题外,未来决定产品的胜负的就是智能化程度和水平,包括它的座舱体验、互联功能、自动驾驶是否实用等等,这就是所谓的软件定义汽车概念,也决定了车企自研算法、系统愈发迫切。

  未来,所有车企在数字化、软件化时代下生存,只有两条路选择:一是高度的自主研发,如特斯拉自研芯片、电池、FSD功能,比亚迪自研芯片、刀片电池。

  无疑这是需要极高的门槛和技术积累,特斯拉本身拥有10多年的造车历史,还有兄弟公司Space X工程技术支持,而比亚迪本身就在IT、汽车、新能源领域雨露均沾。

  二是选择技术控制点来自主研发,比如上述新势力自己做OS系统、算法等,ECU、芯片硬件则跟相关公司合作,这是大部分车企目前的必由之路。这样的方式既保证车企能以最快时间量产上车,也能节省研发成本和时间成本,也给华为、地平线们制造了无限商机。

  地平线曾给自己和行业打过鸡血,认为中国极有可能诞生出车载芯片的巨头企业,一来中国是最大规模的汽车市场,二来软件定义汽车的窗口才刚刚来临,我们并没有落下。

  谁会成为车载芯片的巨头?答案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华为、地平线、宁德时代这样的供应商巨擘与吉利、长城、蔚来等新旧力量交织在一起,中国离弯道超车也就越来越近了。(文:太平洋汽车网 曾惠君)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试驾瑞虎8 PLUS :让大家看到旗舰的觉醒

    作为奇瑞瑞虎8系列更高规格的新车,方方面面都释放出足料的信号,那么为了吸引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它都做出了什么升级?

    2020北京车展上市新车汇总 都是特别惊喜?

    2020年北京车展大幕已拉开,奔驰E级、宝马4系、哈弗大狗、传祺M8等,还准备了哪些特别的惊喜?

    体验奔驰新款E级:花一半的钱就能拥有S级的气场

    奔驰改良后的中期改款车型都是十分值得推荐的车型,那新款E级又是否如此?

    脱胎换骨的变化 全新第三代奔腾B70实拍

    作为换代产品,全新奔腾B70无论是颜值、品质、科技都有越级的表现。日前,新车正式亮相2020年北京车展,我们来静态体验一番。

    严选北京车展10台最靓的仔 哪台轿车才是你的菜?

    今天,我们将汇总本届北京车展最具品牌特色的10款轿车,来个“无料”大放送,看看谁才是你的菜?

    不讲情怀也绕不开它 测试两厢思域1.5T+CVT

    不讲情怀也绕不开它 测试两厢思域1.5T+CVT

    2020北京车展探馆:全新一汽-大众高尔夫

    2020北京车展开幕前夕,我们前方报道团队在现场拍摄到一组7一汽-大众全新一代国产高尔夫(MK8)

    全新奔驰S级/奥迪A3领衔 北京车展新车预览(下)

    本届北京车展将有众多大牌新车亮相,包括全新奔驰S级、全新宝马M3/M4等。

    豪华科技大进化 华晨宝马新款5系到店实拍

    北京车展期间,新款华晨宝马5系将正式上市,新车配备了多项高科技配置。

    捷达将发布全新中大型SUV 或命名VS9/车长超5m

    捷达将推出一款全新的中大型SUV车型,或命名为VS9。新车基于MQB-B打造,车身尺寸与途昂相仿,长度将超过5m,而动力搭载2.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