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款新品亮相车展 新车为何理应首发中国?

2006-07-25 08:28:24 来源: pcauto 作者:九霄

太平洋汽车网广州国际车展特稿
I


  近日,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在位于广州市新港东路的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如火如荼的展开,此次车展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国内第三大国际车展。在举办了前三届之后,国内外汽车厂商对广州车展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而位于华南地区的各个厂商更纷纷展现出了看家本领,将不少之前未正式公开的国产车型亮相在车展的舞台上。

  在此次广州车展上,最引人注目莫过于即将国产的几款新车。而其中作为合资品牌代表的东风标致长安福特等厂商的新车型均吸引了很多媒体与消费者的目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车展最为热门的几款车型。

  东风标致407 (车展实车详细介绍

  自从去年的上海车展在国内首次亮相后,标致407就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款在法国电影《TAXI》里面大显身手406的后续车型目前正以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东风标致此次公开宣布要将407国产化,也满足了很多人在中高档车型的“标致情节”。之前的雪铁龙凯旋虽然作为PSA集团在国内冲击中高级市场的一款利器,但由于采用的是C4的A级车底盘,因此在与雅阁、蒙迪欧等车型的对持之中难免底气不足。

  标致407车长4676mm,轴距2725mm,比上一代的标致406略有增长,距离标致607的车长4871mm、轴距2800mm相去不远。此次采用C5平台的标致407即将上市,使得PSA集团在国内中高级市场多了一项拳头产品。

  长安福特两厢福克斯 (车展实车详细介绍

  三厢福克斯去年下半年以12.98万的价格上市,即使从目前的角度来看,依然拥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如今两厢福克斯在广州车展上已经宣布面市,13.28万到16.98万这样比之前略高的定位恐怕未能令所有的车迷满意。
 
  两厢福克斯的前脸与三厢版一致,但整体风格更趋于运动化,尾部线条也更为匀称饱满。两厢福克斯与三厢采用了相同的底盘设计,两者在联系上类似于凯越与凯越HRV的关系。因此两者在区别上主要是后部设计,两厢福克斯后尾灯呈条状嵌在掀背后窗两旁,车顶向后伸出的扰流翼延长了车身视觉,总体感觉更为成熟和圆润。

  在操控性上来说,两厢福克斯拥有先天优势,但正如凯越、POLO等车均拥有两厢和三厢一样,这不应该成为两厢福克斯价格偏高的原因。

  东风日产LivinaGeniss骏逸 (车展实车详细介绍

  在刚刚公布了国产蓝鸟的后续车型轩逸之后不久,东风日产再度公开了国产LivinaGeniss的造型,中文名称为骏逸。这是一款被称做是日产历史上第一款先于其他任何全球市场,在中国首发的车型。从车型上而言,骏逸接近于上海大众的途安,由位于神奈川厚木县的日产技术中心,雷诺汽车与日产的合作平台上研发。

  目前在家用MPV的中高端市场,上海大众途安一直以优异的做工赢得消费者青睐,并与海马普力马分别占据了家用MPV市场的中端与中高端市场。此次东风日产将骏逸首发放在中国,无疑想搅乱对家用MPV目前的市场格局。LivinaGeniss将配备1.8L汽油发动机与C-VTC系统,这款发动机将在东风日产发动机厂产出。作为一款豪华且实用的车型,LivinaGeniss最多可乘坐7人。

  按照骏逸的车型来看,其售价不应该高于途安。但根据东风日产一贯的策略分析,骏逸很可能直面挑战途安1.8T。而日本车在配置上的优势也将使骏逸拥有一定的竞争力。

  东南三菱戈蓝 (车展实车详细介绍

  三菱戈蓝说国产已经说了一年多,但一直到如今都未能得以兑现。在三菱正式入股东南之后,戈蓝国产化总算正式摆到了议程上。东南三菱宣布戈蓝定于10月在国内上市,在车型上基本与台湾版戈蓝持平。根据厂方介绍,在戈蓝的高端配置上将会出现符合欧Ⅲ标准的4G69发动机,其最大功率达到160马力,是目前性能最好的三菱发动机。而在低端车型中,将继续采用和东方之子、中华尊驰等车型相同的三菱4G64发动机。 

  虽然戈蓝由前奔驰首席设计师OLIVIER BOULAY与GERHARD STEINLE共同担纲设计,是两位大师继迈巴赫后再次联手的力作,但由于戈蓝的自动档车型采用的仍然是之前东南菱帅上的INVECS II SPORTS-MODE手自排变速器,如果配备原来三菱4G64发动机的话,那么整车的技术仍然处于过时。东南三菱在投产这款车之后,不知是否能令已经被国际同步、国际领先“惯坏”了的消费者。

  点评:我们为何应该最受重视?

  第四届广州国际车展才刚刚拉开帷幕,从展出规模来看,已经比前三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自从去年上海通用选择在广州车展发布凯越旅行款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了在广州车展上发布自己的新车,而其中更有部分新车是在将中国列为率先投放的国家。而反观以往,上海大众劲取、东风标致307东风雪铁龙凯旋、长安福特三厢福克斯、上海通用LOVA以及此次的东风日产骏逸为代表的车型之所以选择了在中国进行首家投放,实际上这也是情理之中。

  从1992年到2000年,中国的汽车销量用了8年时间完成了从100万辆到200万辆增长,从2000年到2002年用了2年时间中国就实现了从200万辆到300万辆的增长;2003年实现了从300万辆到400万辆的增长;2004年汽车产销分别达到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2005年我国销售了572万多辆汽车。与中国发展迅猛的市场相比,作为汽车消费大国的美国汽车销售却有下降的趋势,美国2005年汽车销售数字为1700万辆,而2006年预计销售数字仅为1610万辆。虽然目前看来还远远领先中国,但中国高人口数字表示着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提升,汽车发展的潜力远高于目前的美国市场。

  再来看2005年我国572万多辆的销售数字,日本销售新车(包括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585.2万辆,超过我们十多万辆,但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将增长12%左右,达到640万辆左右,这样的销量数字甚至超过了欧洲数个国家的总和,预计会在今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的汽车销售国家。面对如此大且具有潜力的市场,厂家即使将我国视为最为重视的市场也并不为过。

  为什么台湾地区的同胞能在车价、车型、配置上比大陆拥有更大的优势?台湾地区销量冠军车型,一个月销售仅1000多辆,而大陆地区单车销量冠军的销量可达到15000多辆。相差十多倍的销量差距代表着厂商在大陆地区能拥有远高于台湾地区的销售利润。硕大的购买潜力、相对低廉的生产劳动力、对车的理解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的消费者,这样一块大蛋糕如何不令人垂涎?汽车知识的普及并非一朝一夕,群众对汽车品牌的忠诚度也并非我们这一代人就能养成,因此在这种对汽车厂商极其有利的局势之下,厂家同步生产一款新车、或重视我国的市场并不值得我们欢呼雀跃,相反我们应该将其视作力所应当之事。

  希望今后的车展,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国际同步甚至国际领先的最具竞争力的车型引入到国内,厂家也要拿出更多的诚意来面对中国市场。这完全应当成为各个国外品牌在面对中国市场的习惯与义务,因为不重视中国市场将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淘汰自己。

文章收藏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