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电子锁方面的不断创新与研究,汽车防盗技术还进一步发展到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探测车门开启、汽车内部人员活动的状况,甚至利用加速传感器来探测汽车是否被拖走。比如保时捷911在车内后视镜基座上装有一个红外线侦测器,专门侦测车辆上锁之后内部的风吹草动;标致307则在车内安装了超声波传感器,用来探测车内的空气运动,一旦出现异常,与之相连的外部报警系统会立即启动进行报警。“汽车防盗系统中多数传感器和中央控制单元的工作都是利用微控制器实现的,”Duvenhage指出。“可编程微控制器具有灵活性,允许每辆汽车和每个系统都不相同,具体取决于设计师所希望实现的功能,我们在这个领域可以向客户提供广泛的选择。”
此外,在一些高档车型中还出现了密码锁、人体锁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等更为先进的防盗方式。比如雪铁龙休旅车Evasion在每次发动前都需要输入密码,经确认无误后才能启动车辆,车主可随时更改密码,以防密码被破解;人体锁则是将声音、指纹等人体生物特征作为输入的密码信息,由计算机进行识别控制开锁。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汽车制造商将GPS技术与GSM网络相结合,实现车辆定位、网络防盗、远程熄火和远程操控车辆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汽车的防盗能力。
芯片方案发展趋势
针对汽车防盗领域的半导体器件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恩智浦的张建臣指出,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是将无钥匙系统想象成其他技术之间的调和器。“钥匙或智能卡的尺寸限制了其内存的大小和智能程度,但是它总是跟随着驾驶者,因此可以利用PDA、手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甚至是汽车本身来共享其的信息资源和处理能力,从而为驾驶者提供更多的服务及便利。”他表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芯片方案的集成度将变得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有了更多的互联,安全性也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Microchip的Duvenhage则表示,从发展趋势来看,客户对舒适性的关注增强。“PKE开始进入汽车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LCD显示器也开始出现在密钥卡上。”他预计,IC解决方案将趋于更通用的MCU,而远离定制的ASIC器件。“各家汽车厂商的防盗系统各不相同,但由于需求量小,从成本的角度出发,半导体厂商难以为每家客户开发新型芯片。”因此Microchip专为汽车电子厂商提供可编程器件,使得防盗系统制造商可以通过对器件进行编程来满足需求,而不是依靠半导体厂商为其定制产品。
从芯片方案面临的挑战来看,安全可靠永远是汽车防盗系统的第一追求。相较机械式防盗,电子式防盗系统更为先进复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软肋,就是可能被盗贼破解。为此,芯片厂商在开发更高级的加密算法上也是不遗余力,例如Microchip针对RKE和PKE应用开发的KEELOQ专利技术采用独特的密码技术,保证每次发射的信息完全不同且信息足够长,而恩智浦则将算法密钥从48位提升到96位。
此外,为了保证钥匙在电池耗尽、不慎落水等极端条件下仍然可靠,恩智浦还推出了LSP封装,将Transponder的低频天线封装到芯片内部。“在汽车防盗领域,我们的目标是围绕市场的主流防盗系统不断推出符合未来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比如为了满足用户更多人性化的需求,我们的Transponder可提供更大存储空间,帮助驾驶者利用钥匙记录更多的车主信息,如座椅位置、空调和信息娱乐的设置等。”张建臣透露,未来恩智浦还将推出集成NFC的芯片,可实现钥匙跟手机的互联,为钥匙功能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