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拥有爱车的人来说,谁都不希望自己心爱的“座驾”成为盗车贼的囊中之物。因而在关注汽车动力与操控性能、安全与舒适度以及多样化娱乐功能的同时,消费者对汽车的防盗能力亦是倍加看重。应对市场需求,各大主流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创新性防盗技术,超强的防盗功能成为汽车厂商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亦成为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
对于拥有爱车的人来说,谁都不希望自己心爱的“座驾”成为盗车贼的囊中之物。因而在关注汽车动力与操控性能、安全与舒适度以及多样化娱乐功能的同时,消费者对汽车的防盗能力亦是倍加看重。应对市场需求,各大主流汽车制造商不断推出创新性防盗技术,超强的防盗功能成为汽车厂商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亦成为产品的主要卖点之一。
KEELOQ专利技术采用跳码发射方式控制车锁,有效地保护了密码信息不被盗贼截获。
从防盗的基本方式来看,汽车防盗分为两大基本类别:机械式防盗和电子式防盗。机械式防盗是比较初级简单的防盗方式,比如利用车轮锁、档锁和方向盘锁等来进行防盗,主要用于汽车的后装市场。电子式防盗最早起源于1986年通用推出的汽车防盗系统(Vehicle Anti-Theft System,VATS),该系统的原理是在车钥匙中安装一个嵌入式电阻,当车钥匙插入车锁中,车锁内两根精细的线接触到车钥匙的内部电阻,防盗系统的处理模块通过触点读出电阻值,并与预先设定的固定电阻值进行比较,如果两个阻值吻合则允许启动发动机,如果不吻合则只有在10分钟之后才能再次尝试启动发动机,从而起到了防盗作用。
VATS系统的推出激发了汽车行业对电子防盗技术的需求。由于具有智能化、更安全和更加便利等特性,各大汽车厂商纷纷将电子式汽车防盗系统作为产品的标准配置,并致力于不断研发更高级的防盗技术,以确保将盗贼完全拒之车外。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为汽车厂商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可能,以恩智浦、Microchip、飞思卡尔、TI和Atmel等为代表的半导体厂商围绕汽车防盗这一领域推出各种新的产品与方案,推动汽车防盗系统向更高级阶段迈进。
主流汽车防盗方案
从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车型来看,主要的防盗方式包括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IMMO)、遥控门锁(RKE)、无钥匙门禁(PKE)、双向智能钥匙、红外线侦测、气流侦测和GPS卫星定位等,其中以IMMO和RKE的应用最为广泛。
发动机防盗锁止系统是在通用的VAT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防盗原理上传承了VATS的思路,即利用钥匙中芯片的密码与起动电门中的密码进行匹配来控制发动机的起动,以达到防盗的目的。“IMMO主要通过引擎控制单元ECU来控制发动机,整个方案包括低频收发器、MCU、稳压器和通信接口芯片(比如CAN、LIN收发器)。”恩智浦半导体公司汽车电子大中华区高级市场经理张建臣指出,“在尺寸的限制下,如此多的元器件需要用一块专门的电路板来实现,为此我们推出新一代的单芯片解决方案ABIC2,包括了LIN收发器、稳压器及数字逻辑单元,实现了单芯片的远程ECU通讯,只需要三根线(Power、GND和LIN)就可以实现IMMO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