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原理分享
宝子们是不是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原理很好奇🧐?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唠唠。
电池结构核心分层解析
电芯层有圆柱、方形、软包等类型。圆柱电芯像特斯拉用的,钢壳封装,成组效率 65%,适合高功率场景;方形电芯如比亚迪的,成组效率高,安全性好;软包电芯能量密度超 300Wh/kg,很轻量化😉。
模组层把电芯串并联成标准模块,像吉利帝豪 EV450 就有特定的模组组合,还包含 BMS 从板等部件。
电池包层集成热管理、BMS 主控等,防护等级高,能保障电池稳定运行🤓。
材料与性能关联
磷酸铁锂材料循环寿命长,成本低且安全,不过能量密度一般。三元锂能量密度高,快充性能佳,多应用于高端车型。硅碳负极容量提升大,支持更高能量密度,特斯拉 4680 就用了它👏。
热管理技术对比
液冷通过冷却液循环控温,控温精度高,像比亚迪海豹就用它。风冷靠空气强制对流,精度稍低,五菱宏光 MINI EV 在用。直冷利用制冷剂蒸发吸热,精度最高,保时捷 Taycan 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