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 导购频道]在这期栏目里,小编为大家带来三款“前苏联”时期的高级定制轿车——吉斯,吉姆,海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宽大舒适,动力充沛,配置豪华且不作为社会化商品销售。
可能有朋友会觉得这个题目是不是有点“眼熟”,没错,确实有其他媒体不久前选用了这个标题,内容是介绍“伏尔加”系列车系历史,不过小编觉得“红旗车”这个称号对于“伏尔加”来说太过沉重了,这样比喻不是把“伏尔加”捧得太高,就是把“红旗”贬的太低了......当然,关于“伏尔加”的系列车型我们在早期同样有介绍,如果您有兴趣,请点击《老大哥的记忆--前苏联伏尔加轿车系列》
他们都隶属于GAZ系列
高尔基汽车厂建立于1930年,俄文缩写为“GAZ”,被国人音译为“嘎斯”,地位相当于国内的一汽,从卡车到越野车再到轿车都有生产,后来被赫鲁晓夫改名为利哈乔夫汽车厂,缩写为“ZIL”,音译为“吉尔”,其历史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前苏联"吉斯"高级轿车:前苏联的巨舰
“吉斯110”(ZIS-110)是在1946年推出的高级轿车,他是1944年前苏联对美国1942年款“派克超八”的逆向工程,五台样车在1945年8月完成。当时有传言称“吉斯110”的生产线是美国派克公司“派克180”的淘汰生产线,不过由于没有任何官方说明和图片,此说法目前只能是传言。“吉斯110”是为前苏联中央委员特别定制的高级轿车,每年的产量只有十几辆,这些车往往还是作为馈赠外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贵重礼物,如我国的毛主席和阿尔巴尼亚总统恩维尔霍查,“吉斯110”还有敞篷版本,斯大林和赫鲁晓夫非常喜欢坐着出去巡游,当然,“吉斯110”也是建国后我国领导人们的第一代座驾。
左:美国派克超八 右:苏联吉斯110
“吉斯110”采用直列8缸汽油发动机,140匹马力,带同步器的3速手动变速箱,油耗为每百公里23升,最高车速能到达140公里。“吉斯110”是手工制造的,数量极少,其地位相当于英国的劳斯莱斯。在独联体和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外是见不到的,在1958年停产时总产量为2083台。
“吉斯115”是“吉斯110”的防弹型。车身安装8mm厚的装甲,70mm厚的防弹玻璃,能有效阻挡子弹及弹片。底盘也安装了很厚的装甲,能经受步兵地雷的爆炸冲击,车厢内还有一道可升降的中隔玻璃,能与前面驾驶舱隔开,既防弹又保密,整个轿车自重达到7.5吨,伟大领袖毛主席生前的座驾就是“吉斯115”。
前苏联“吉姆”轿车:部级领导的座驾
GAZ -12 ZIM(音译为吉姆)是从1950年至1959年前苏联生产的高级轿车,供给前苏联部长级领导干部使用。ZIM是Zavod Imeni Molotova的缩写,是当时部分工厂的名称。“吉姆”比“吉斯110”低了一个档次,配置上也是如此。其外形借鉴了40年代美国别克和克莱斯勒“纽约人”的造型,但在车厢增加了一排折叠座椅供警卫员和翻译使用。领袖毛主席在韶山的座驾及宋庆龄女士,周总理,彭德怀元帅的座驾都是“吉姆”。
“吉姆”搭载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90匹马力,使用带液力耦合器的手动3速变速器,油耗为每百公里15.5升,最高车速达到120公里。“吉姆”的定位相当于现在的奔驰S级,同样不面对社会销售。“吉姆”在1949年开始生产,1959年停产,产量为21526台。
“吉姆”也有敞篷版,但只有3台。
前苏联“海鸥”轿车:接替“吉姆”的位置
在1959年“吉姆”停产不久后,GAZ M13“海鸥”轿车问世。他接替了当时造型“略显过时”的“吉姆”轿车,供给部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使用。其造型在当时苏联“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颇受争议,“海鸥”明显借鉴了50年代的凯迪拉克伍德,设计上大量运用镀铬装饰,尾部采用了当时美国流行的鱼鳍式造型。“海鸥”的内饰用料十分考究,使用大量的皮革装饰,并配置了电动车窗和收音机等“豪华配置”。“海鸥”同样在车内增加了一排折叠座椅供翻译和警卫员乘坐。在国内的这台“海鸥”主人据说是江青。
左:美国凯迪拉克伍德 右:苏联嘎斯海鸥
“海鸥”搭载了5.6升V8发动机,195匹马力,搭载3速自动变速器,最高时速达到160公里。不过,这套动力总成并不是前苏联独立研发的,而是来自“克莱斯勒”,虽然做了一些适应性的调整,但据说当时苏联炼制不出符合要求的汽油,只能依赖进口。我国的红旗CA72高级轿车也是采用类似的V8引擎,不过,该引擎完全由我国技术人员自主研制。“海鸥”从1959年投产到1977年停产总共生产了3100台。
苏联吉姆轿车生产线
三台俄国人的“红旗车”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历史上前苏联还有更多类似定位的车型,不过由于篇幅和国内认知度的原因,暂时就不为大家介绍了,如果您对此类车型感兴趣,敬请继续关注太平洋汽车网的相关专题。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