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从城中村到纽交所 一个程序员的造车史

2020-08-27 22:21:52 作者:王晓莉

2004年8月,UC首次将服务器、客户端混合计算的云端架构应用到手机浏览器领域。
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长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鹏汽车
2020年8月,小鹏汽车敲响了IPO的钟声,正式于纽交所上市。

  8月,是巧合,也是何小鹏的印记;而成功挂牌纽交所,却是小鹏汽车6岁的印记
  至此,小鹏、蔚来理想,成了三家赴美上市的新势力造车代表,而中国新势力造车版图也终将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接下来的两周里,我们将会用三篇系列报道,为你揭开三巨头背后的造车历程。
  故事,就由小鹏开篇吧……

小鹏

— 01角色的转变 —

  “世事的起伏本来就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能够趁着高潮一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蹭蹬,一事无成。”——莎士比亚

  何小鹏就是那个会把握时机的人,但要说他有何独特之处,却并非是UC时代那个最优秀的产品经理,而是在他不惑之年,义无反顾地完成了一次角色转变:离开阿里,以一个投资人的身份加入到小鹏汽车,并硬生生地把广州一座不起眼的城中村变成了属于他的“战地”,还一步一步将它带到了纽交所。


【这是何小鹏和他的上一个代表作 UC】

  “造车很难!很重!”UC的成功,已然为何小鹏注入了企业家的“血液”。然而,真正让他被圈内熟识的,还是从造车开始
  早在2013年,何小鹏的挚友雷军就提醒他“特斯拉这家公司很不一般。”但让何小鹏真正关注特斯拉,是在他体验到了真车后,就再也按耐不住:“我开特斯拉时有一个很强烈的感知,世界要变”何小鹏表示,很触动。

  尽管早已不是容易激动的年纪,但汽车界这场随之会来的大变局,还是激起了他内心涟漪。既然美国已经开始有变化了,中国应该也快了。
  2014 年年中,何小鹏与他的“朋友圈”,及多家风投机构一起做了天使投资人,共同创办了小鹏汽车。这些人里,多数是他做UC时的紧密合作人。持股31.6%,何小鹏成了最大股东
  “最初,是纯投资者的心态”,这是何小鹏当时想法:只是觉得这个行业一定会有价值。

  他的眼光确实独到。同年,马斯克宣布对外开放特斯拉的全部 228 项专利,这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公司加入到造车大潮。天时!地利!人和!还等什么?2014-2017年期间,这成了小鹏汽车的起步阶段,只不过那时的何小鹏还任职于阿里。
  从创立UC到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再在阿里任职时期投资和创建小鹏汽车,这期间,何小鹏实际上已实现了财务自由——2014年6月,UC以43.5亿美金卖给了阿里巴巴。也就是说,在迈进汽车领域之前,何小鹏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拥有了100亿以上的年轻富豪,然而他在冒险与保守间选择了再一次下注。

  小鹏汽车,这是他的第二次创业。2017年8月,何小鹏从阿里巴巴退出,以董事长的身份正式加入小鹏汽车。
  属于何小鹏的下半场,正式开始……
  “自创业伊始,我就一直期望实现更大的梦想。”这是何小鹏在谈及创业感受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但是,造车毕竟与互联网行业不同,不仅要吸引人才、引进技术,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链,更需要铺建上下游体系……这是一个无底洞。
  做得好了,名利双收;做得不好,血本无归。尽管“凶险”,但依旧有着大批和小鹏汽车一样的造车新势力拔地而起,因为,赶上了好时代!

— 02 互联网造车变一地鸡毛 

  就在小鹏汽车创立的前一年(2013年9月),国家为开发洁净能源汽车,开始“输血式”地扶持这个行业发展,一举打开了新能源汽车的大门。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还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并明确了财政补贴支持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具体政策。而随后,各地方政府的补贴政策也陆续跟进。也就是说,买一辆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可以拿到两份补贴

  有补贴、政策扶持,毫无疑问地,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已然来临。一时间,“智能汽车”这个概念开始大受资本追捧,第一代资本炒家开始疯狂投机,甚至很多互联网企业也看到了其中红利,纷纷入局。小鹏汽车,也就是头几家站在风口的企业而已。
  补贴红利时期,有人调侃说“只要PPT做得宏大,基本都会受到资本青睐。”2016-2018年期间,有数据明确显示,15家新造车势力其融资总额就能达到千亿级人民币,发展态势很是凶猛。
  那个时候,贾跃亭还是站在互联网神坛上的一代风云人物,当时他还踌躇满志地说“造车是足够伟大的一件事,汽车业务即使把我们拖垮了,我们也要做。”但结果,也是真的“垮”了。


【贾跃亭的第一辆造车梦 FF91】

  那个期间,小鹏汽车开始晋级:从数千万的天使轮迈进2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再从6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跨到13亿美金的C轮融资,单就2018年一年时间,小鹏汽车就融资高达65亿人民币(除了62亿B轮融资,还有3亿元的战略融资)。这也成就了新造车势力中,单年完成的最大单轮融资。

  然而仅仅三年,这个行业却开始紧急刹车。神话破灭,PPT造车沦为笑柄——2019年,随着融资“窒息”、市场转向、以及补贴政策断崖式的下滑。这一年,造车新势力集体缩水、失声
  造车,真的没想象中“光鲜”。不以长远为规划,终究一地鸡毛。然而像蔚来、小鹏、威马却成了新势力中第一关批量交付的优秀代表。但同时,真正的“厮杀”才正式开始!

— 03 有趣的投资者们 —

  其实扒一扒小鹏汽车背后的“财团”,你会觉得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和何小鹏颇有渊源的阿里巴巴,从A+轮开始就与小鹏汽车结缘,随后在B轮和C++轮的融资里,也相继有阿里巴巴的影子。阿里巴巴的投资一方面显示了对互联网造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BAT领域里有所抗衡。
  你看,蔚来汽车算是与腾讯有着深度绑定的新造车公司,虽然百度也有参与其中;而威马汽车又是与百度走得最近的企业(发布量产车时陆奇也有出席),但威马汽车的副董事长熊明华却又担任过腾讯的首席技术官,与腾讯也有渊源。是不是有点儿意思!
  但是,阿里出手,是继腾讯投资了蔚来、百度投资了威马之后,又一个亟需在战略上布局智能造车的企业。有人戏称“小鹏汽车是阿里的嫡系部队”,其实也不假,这里面应该也包含着何小鹏与阿里本身的“情分”。

  除此,何小鹏早年间建立的人脉网络,也开始逐渐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鹏汽车的Pre-A轮融资中,投资方包括小米的雷军、俞永福、李学凌、傅盛、腾讯前高管吴霄光、经纬创投张颖等,这一次的融资额是4200万元;而在A+轮融资中,又出现了很多互联网大咖的身影,这其中就包括58同城网创始人兼CEO姚劲波、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猎聘网创始人兼CEO戴科彬等,他们以个人的身份参与了投资。
  雪球不断滚大,这造就了小鹏汽车已累计完成10轮融资,共获得两百多亿元资金的支持。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相关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 谁比Model 3更香?

    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从两车定位及价格来看,两者关系可谓是“针锋相对”,而谁比Model 3更香?本文将为您聊点不一样的内容…

    众口并不难调 试驾小鹏P7超长续航版

    相比于两年前的G3,P7已经做到了巨大的飞跃,包括续航翻倍、智能硬件全面革新

    小鹏P7买哪款最好?为何我没推荐706km续航版本

    小鹏P7如今已正式上市,轿跑设计+L3级自动驾驶+706km续航,很难不被人关注,个人认为后驱超长续航的智享版会是主打车型。

    纯电轿跑生力军 小鹏P7长续航版实拍解析

    小鹏P7采用全新SEPA平台,定位中型智能电动轿跑,性能版百公里加速4.3秒,24万起的预售价,究竟魅力如何?

    或将是今年的大黑马 静态体验纯电轿跑小鹏P7

    日前,我们有幸受邀来到小鹏的总部提前近距离体验了一番纯电轿跑小鹏P7。

    舒服的家用车 交付前抢先试驾小鹏P7

    有些造车新势力已经接二连三的推出新车型,有些则还在垂死挣扎。

    小鹏P7路试独家曝光!超长续航中大型溜背轿跑

    此次小鹏P7的路试,也从侧面反映了新车的量产进度正在顺利推进..

    增配不增价 2021款马自达CX-4该怎么选

    2021款马自达CX-4增配不增价,此次新款上市后,全系车型的品价比进一步提升,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2021款马自达CX-4该怎么选?

    这两终于碰上了 高尔夫8对比两厢版思域

    两厢版思域在国内正式上市,全新一代高尔夫8也会在下半年上市,这一对儿“宿敌” 终于有了面对面过招的机会,在国内终于碰上了。

    18万元SUV年轻人首选 马自达CX-4对比本田CR-V

    马自达与本田,都是将运动基因贯穿到旗下每一台车的品牌,这也是我们今天选择这两台车对比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