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万以下区间微型轿车:SPARK VS QQ回顶部 中 国 车 系 | |  | 日 本 车 系 | |  | 德 国 车 系 | |  | 韩 国 车 系 | |  | 美 国 车 系 | |  | |
25至10万元的区间入门轿车:赛欧 VS 千里马回顶部 编者按:目前各大汽车厂家都在竭尽所能地细分市场,将旗下车型密布于整个价格区间。“队伍大了,也就不好带了”,导购频道推出的当今各大厂商价格体系系列点评,旨在探讨各厂商定价策略对市场的影响,也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消费者与厂家都有收益。本文不怀有诋毁和攻击的用意,如有异议请与作者联系。
2005年对上海通用公司来说,应该具有重要意义。景程、荣御、凯迪拉克等系列新车上市,加上雪佛来赛欧、雪佛来SPARK1.0以及别克GL8陆尊等车型的的变脸和升级,终于让上海通用形成了一个从4.58万元到49.8万元产品矩阵,包含微型车、紧凑型车、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以及多功能车MPV在内产品价格体系,这个体系囊括了国内各个价格区间的产品种类,成为一条一字长蛇阵势,似乎退可以坚守,进可以强攻,无任何破绽。但是是否真的如此坚固呢?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看看这条长蛇的作战能力到底如何。
五万以下区间微型轿车:SPARK VS QQ
先看看5万元左右的微型车市场。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微车之间的争斗很早就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早期的长安奥拓击败了贵州云雀之后,曾经在很短的时间内走俏街头,但是这样的好日子在福来尔、江南奥拓、西安奥拓、吉利等车型的阻击下,出现了全面下滑的迹象,而当奇瑞QQ杀入车市后,奥拓当年的光环便完全笼罩在QQ身上。QQ外形与通用旗下的大宇Matiz神似,而这个Matiz恰恰又是上海通用在柳州五菱生产用于抢夺国内微车市场的利器。可惜因为高高在上的价格让该车显得有些阳春白雪的意味,相反,此时的奇瑞公司一再推出新产品,同时下调QQ的整体价格,结果一个回合下来,满大街都是大眼睛的QQ,看不到一辆SPARK的身影。等到通用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连忙将SPARK降价销售,结果乐观地出现了有价无市的情况,而聪明的奇瑞再次下调QQ价格与SPARK拉开差距,等SAPRK有价有市之时,已经无力回天。
310至15万元区间经济型轿车:凯越 VS 依兰特回顶部 5至10万元的区间入门轿车:赛欧 VS 千里马
在5至10万元的区间内,上海通用的赛欧曾经风靡一时。尤其在上市前期,上海通用结合当年国内车市的行情进行轰动性的造势活动,让赛欧未曾上市便已门庭若市。赛欧的早期成功运作让上海通用尝试到了甜头,所以赛欧S-RV也就应运而生。但是市场都是不断变化的,这款车型在市场上有赚头,立即将会受到其他厂家蜂拥而至的追随。千里马的低价杀入,抢夺了一杯羹;老富康的配置升级和价格下降,也吸引了一些消费者眼球;后期有派里奥、威乐、哈飞赛马等车型的上市和降价,以及最为杀伤力的广本飞度的强大攻势,让小赛欧不断降低价格,从初上市的10-12万元下调至最低售价不足6万元,这个价格让上海通用恐慌了一阵,因为赛欧以及和SPARK在价格上出现了互相残杀的现象。
为了改变这个局面,2005年初,他们对赛欧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不但改善了内饰,连同当年主打市场的别克标志也更换成了雪佛来,同时将赛欧的整体价格进行上调,与SPARK拉开了微小的差距。这个改变效果还可以,市场反映热烈了一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微热不会很长久,因为地球人都直到,小赛欧的1.6升的老心脏并没有改变,这个心脏不但不能与飞度等车型相比,就是和嘉年华、千里马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获取市场有待考验。
415至20万元区间中级轿车:景程 VS 索纳塔回顶部 10至15万元区间经济型轿车:凯越 VS 依兰特
提及10万元的价位车型,上海通用有了一点底气。因为作为“新三样”代表的凯越从上市以来一直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其4.5M长的身材和11万元左右的售价,加上琳琅满目的配置,是获得市场的根本。但是上海通用最不能服气的是:凯越先行上市,结果最大的风头却让北京现代的伊兰特抢走了。其实通用大可不必如此窝火,因为凯越的血统原本也是韩裔,凯越之所以能够取得市场成功的原因是上海通用一直在跟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凯越初上市是1.8排量自动档车型,售价高达17.98万元。这个价位并没有让通用占到多少便宜,随后推出的1.6手排豪华型,14.98万元的价格让市场轰动了一下,不过这个轰动像一个响雷,转瞬就消失了。因为伊兰特随后就用更丰富的配置和更低廉的价格冲了出来,同时韩国血统,都是同级车型,当然选择性价比更好的伊兰特了,所以凯越又开始降价和推出新产品。两款车型之间的较量焦点基本上集中在1.6L排量的车型上,加上宝来和福美来,让2004年这款土地竞争异常激烈。不过伊兰特始终能够用最低的价格来取胜,而且在购车的时候经销商大量奉送汽车装饰以及现金,让凯越不得不落于下风。
随着国内消费者逐渐认识并开始接受两厢车型的时候,上海通用瞄准市场,推出凯越HRV。这款车上市时定价为13.68万元,这个价格本来与该车丰富的配置、性能以及国内两厢车市场的定价是相符和的,坏就坏在了该款车与三厢凯越为统一平台生产,而2004年末该车上市的时候,三厢凯越的最低售价已经接近11万元了。两厢车价格高于三厢车?这个观念不能让国内大部分的消费者接受,甚至有人说,三厢车至少钢材也要多耗费一些。所以凯越HRV上市并没有热销,即使上海通用在中央电视台用海岛生存考验节目来作广告也没有取得很好的疗效。于是这款两厢车也在上市不久走上了同样一条路――降价!将自动档车型降价至12.98万元,同时推出手动档车型,售价11.78万元,终于多少换回了一些人气。
520至30万元区间中高级轿车:君威 VS 雅阁回顶部 15至20万元区间中级轿车:景程 VS 索纳塔
上海通用在很早以前就在谋划制造一款车,来占据15到20万元的区间。因为当初投入市场的凯越1.8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收益。所以在景程上市之前,凯越1.8也早早地低下了曾经不可一世的头颅,将1.8AT旗舰型降至15.68万元。退出的这部分空间,正好是以后景程的用武之地。终于,2005年2月,景程亮相,2005年4月上海通用公布了其价格:这款配备2.0升发动机的自动档车型包括AT SE(舒适版)和AT SX(豪华版)两款,价格为人民币16.98万元、人民币18.98万元。
这个价格正好弥补了15至20万元空档。景程定位是中型车,主打市场的是丰富的配置:电动天窗、真皮座椅等配置以及独有的雨量感应式雨刷等等都是吸引眼球的好东西,不过景程的身世与凯越其实一般无二,它是源自于大宇的Magnus,中文名字为美男爵,据说这个美男之所以英俊,是因为他酷酷的外型设计是由全球顶级的意大利乔治亚罗设计公司担纲,依稀秉承了乔治亚罗所倡导的欧风、动感、简练、流畅这一经典的实用设计风格。欧系风韵,美系背景,景程身价不菲,景程心脏――霍顿的D-TEC 2.0升 DOHC16阀门汽油发动机,通用把它描述为“奔腾的动力”,其实它的最大功率仅为94KW,别说和同排量的本田、丰田比较,就是和索纳塔、老风神蓝鸟比较,也有不小的差距。好在国内还有难兄难弟,那就是沈阳三菱提供的4G63S4M2直列四缸2.0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到了各大轿车、SUV等车型,被誉为明星动力。
这个明星显然是昨日之星,在如今的国际舞台上,新生代早就开始玩耍着VVTI可变气门的时代,沈阳三菱和霍顿老先生仍然表演着翻筋斗叫卖的老把式,与过去不同的是,表演者不再穿着寒碜,而是有模有样,用自动恒温空调、8向电动调节座椅、臭氧负离子空气清新净化系统、倒车自动调节后视镜等配置武装了一番。景程目前真正的市场应该还是在公务市场,不足20万元的价格和2.0的排量正好是行政级别的分水岭,这款车从县里科局级到省城的县处级都可以欣然购买,从容享用,所以景程虽然不能大方光芒,在一段时期内也确实有自身的市场。
630至50万元区间高级轿车:凯迪拉克 VS 新奥迪A6回顶部 20至30万元区间中高级轿车:君威 VS 雅阁
到了20万元以上的价位,上海通用没有进行过细的分解。因为这个区间,别克君威用2.0、2.5和3.0三个排量将各条战线抢占一空。作为上海通用最先投入中国市场的产品,别克车型也经历了一些升级和改变。初上市时是直接把美版的车型引进来,因为当初的市场产品稀缺,所以也让上海通用收到巨大利润。2002年上海通用对别克车型做了一些修改,新车型取名君威,而今天国内车市的君威,也少了往日风范,因为这个价位区间,雅阁几乎成了一个标竿,至今没有任何车型可以撼动。蒙迪欧也虎视眈眈,变幻着招式来抢占地盘。
一汽马子达M6数次获得了各种所谓的最佳车型的荣誉让君威更加显得黯淡无光,即使是老对手帕萨特也不断用涂脂抹粉的手段来招揽生意。而2004年底上海通用对其生产的2.7万辆别克君威2.0升轿车进行召回让消费者对别克的声誉打了折扣。其实市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君威迟早将步入大幅降价地后尘,这个期限不需要一万年,也许不足360天。不过如果君威败落,那在此之前上海通用会宣告一款新的替代品加入,这款替代品正好占据了目前君威的位置,这样才可以不会对品牌造成太大的影响。
720至30万元区间MPV多功能车:GL8陆尊 VS 新奥得赛回顶部 30至50万元区间高级轿车:凯迪拉克 VS 新奥迪A6
当一些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加入中国的时候,上海通用开始感觉到了紧张。尤其是丰田、宝马、奔驰等公司宣告参与中高档车型的竞争。而此前,国内市场一直是奥迪A6的天下。其实对于一汽大众的奥迪A6,通用始终耿耿于怀,原本想通过别克3.0来分一点份额,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此时奥迪A6已经用1.8、1.8T、2.4和2.8等各个排量的各个车型把整个高端市场封闭得水泄不通。所以上海通用开始了用全新产品来抢占中高端市场得念头。
可惜这个念头比2002年的第一场雪还要来得晚一些。丰田皇冠上市、新奥迪A6登场,这些都让同步上市的荣御和凯迪拉克倍感尴尬。2005年3月荣御上市,售价为41.8至49.8万元;2005年4月初,上海通用汽车又将凯迪拉克CTS2.8L推向前台,定价为43.8万元。且不用说这些定价是否合理,单从这两个价格本身看,就存在相互冲突的地方。上海通用本意想把荣御作为顶级产品,而如此以来,凯迪拉克又受到冷落,如果两个兼顾,那必须拥有不同的价格标准来进行划分,作为这两款车型来说,50万元以下是他们的上限,否则只能成为概念车型来永远瞻仰而无缘享用,但是荣御作为高端产品来说,其最大特点是拿来主义,可以有较大的价格调整空间。荣御有近5.2M的身长,内部超宽敞让其拥有了行政级公商务高档座驾的美誉,但是事实上该车除了宽大,并没有更多的亮点,内饰方面荣御谈不上精致,装备上除了DVD影音系统及DSP数字音响系统,缺乏自己的特色,还有一些设计上的疏漏,比如手刹的位置竟然还保留着右舵车的痕迹。
通用真正推崇的产品其实是凯迪拉克,因为这个品牌即便是在美国本土,也算是通用豪华车型的代表作品。现在推出的CTS2.8L,其实是投石问路。通用真正的用意是用凯迪拉克来作为与奥迪A6、奔驰、宝马以及丰田等厂家竞争的武器。至于荣御,因为其超长的车身设计也许能够符合国内某些行政市场的需求,如果出现滞销,该车将很快用降价来获取市场,然后才是幕后的凯迪拉克浮出水面。不过即使如此策略,也不一定能够奏效,因为一汽丰田也改变了他们对中国一贯的高价政策,首次上市的丰田皇冠,最低售价为32.8万元,极具竞争实力,与同级别的各款车之间都存在着不小的价差。而且皇冠历来在国内的口碑都很好,如果排除抵制日货情结的话,皇冠将率先占领高端市场的一份领地。
在上月上海车展上,国产的新奥迪A6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虽然对于一汽大众,人们都不应有太多奢望该车会拥有很好的性价比,但是新奥迪A6改进后全新的形象让人还是眼睛一亮,非常有趣的是,也许是为了抵抗荣御的进攻,新A6也被迫拉长了10公分,因为原国产的老A6已经较原装车型长近10cm,所以一汽大众的新奥迪A6终于有了现在这样硕大的身材,“身大力不亏”这句话用在这里正好合适不过。如果进攻公务市场,这些厂商都很清楚,我们国家那些公款买单的行政单位的老总们是不会怜惜增加数万元钱的投入,而选择一款看上去得体,坐上去舒服,叫起来体面的车型。
815至25万区间SUV越野车:开拓者 VS 无回顶部 20至30万元区间MPV多功能车:GL8陆尊 VS 新奥得赛

在多功能汽车市场上,上海通用的别克GL8可谓是常青树,从上市的数年来,它一直高居在榜首而岿然不动。早期的GL8定价很高,但是还是有人争相购买,因为整个市场缺乏MPV的产品。随后本田奥德赛、江淮瑞风以及风行的卷入,让这个市场稍显复杂,后来东南菱绅和嘉华也进入市场,这些都没有真正形成对GL8的威胁。原因何在?首先是GL8率先抢占了市场,有了先机;其次是后来跟进的车型定价都偏高,而在品牌方面又有相对的劣势,没有形成价格差,也就没有抢到相应的土地。后来,瑞风和风行看出了问题的根源,于是争相降价开始了,其中瑞风曾经一次性下调价格6万元之巨。
这些降价措施终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瑞风2004年取代了奥德赛成为国内MPV的榜眼,风行也将奥德赛再次挤出局成为2004年度MPV市场的探花。这些让常胜将军广州本田公司感觉到了羞辱,在几次微调以后,终于在不久前对奥德赛进行了彻底的调整:不但扩展了内部空间,完善了内饰,而且提供了更所的动力可供选择。奥德赛开始绝地大反击,而江淮瑞风的优惠行动从来都没有停滞过,用相当于GL8一半的价钱就可以得到一款与GL8同样宽大空间的MPV,这样不能不让消费者心动。在2005年的3、4月份,瑞风终于一举打破了GL8的霸主地位,自己坐上了冠军的宝座。
而此时的上海通用,才真正发现原来小草也可以撼动巨石。其实GL8曾经很重视本田奥德赛这个对手,为此也曾将该车的最低价格调整到与奥德赛齐平,但是到后来发现奥德赛这个对手根本没有对自己构成威胁的时候,上海通用就没有更多的思考了。他们也有几次变动,但是每次的变动,都是推出一款增加零星配置的“新”产品,然后在将价格进行数千元的上下浮动,比如2005年4月,他们再次推出的陆尊,就是对消费者巧取豪夺的最好佐证。
15至25万区间SUV越野车:开拓者 VS 无

在整个产品体系上,有一款产品不得不提及的,那就是SUV。通用在2003年初就已经将一款SUV投放中国生产销售,当时国内接手的企业是金杯通用公司,这是一款来自巴西通用的雪佛兰Blazer DLX,中文名字为开拓者。通用引进这款车的目的,旨在完善产品体系,同时国内SUV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不幸的是,这款美式风格的SUV,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内饰粗糙,油耗巨大,整个性能很不稳定,上市以后的投诉事件不断让通用陷入不少尴尬境地。在滞销的状态下,经常性地用一次性降幅5、6万元之巨来挽回败局,结果反而让人彻底失去了对该车的信心。到了2004年3月份,开拓者终于放下手中的锄头和镰刀,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也是通用在中国市场的第一次真正惨败。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看似坚固的通用价格体系,其实在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薄弱环节甚至致命的漏洞,当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时候,只要其中一个环节的断裂,将会对整个价格体系造成重大影响,至此我想,通用仅仅是一道马其诺防线而已?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或者投稿,请致信:morain@pcauto.com.cn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