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在LS上展示的初代主动悬架其实是把原车的悬架完全替换,因为线性电磁电机替代了弹簧和减振器,并且其占用空间较大,所以原车的悬架结构没办法满足需求。另外还可以看到,虽然线性电磁电机替代了弹簧了减振器,但是Bose悬架四个轮都设有扭杆弹簧,用于承受车辆的重量。另外在四个轴承座上还有各两根短行程减振器,用来吸收车轮的高频振动。
上图就是Bose主动悬架的前悬架模块图,前悬架实际上是一种变形的麦弗逊式结构,只是用线性电磁电机替代了弹簧和减振器。线性电磁电机是Bose悬架中的核心部件,没有它也就不能实现强大的滤振功能。
线性电磁电机内部实际上是一个励磁绕组,中部有一块磁铁。传感器识别到当前路况后,会反馈信息给控制系统,然后控制系统处理后再传递电信号给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将强大的电流输入到线圈内,从而使线性电磁电机内部产生出磁场,这样就可以控制内部的磁铁快速运动,同时磁铁的上下运动也会带动前悬架延伸或收缩。并且在压缩行程中,线性电磁电机可以变成发电机(使用电磁感应原理),这样就可以回收一部分能量,使得Bose悬架系统整体能耗控制到汽车空调系统的三分之一左右。
扬声器能够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圈中有电流通过,产生出磁场,然后与下方的磁铁通过磁性原理产生出推力,从而推动振动膜产生出声音。线性电磁电机本质也是如此,通过电流来制造磁场产生出推力,推动悬架主动可调。其实Bose想到电磁解决方案也与他们主业是生产研发扬声器有关系,当时Amar Bose就在想既然扬声器的电磁可以推动振动膜,那么加大电流同样可以推动汽车悬架。
由于线性电磁电机可以自动控制延长或收缩,所以当车辆遇到路面起伏时,悬架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收缩,从而吸收掉绝大部分的振动,阻止振动传递到车内。车辆转向时会出现侧倾,此时被压缩的一侧悬架可以主动延长,减少或完全避免车辆侧倾的现象出现,这就是Bose悬架的核心技术。
另外,在悬架的轴承座位置,还有两根短行程的普通液压减振器,其作用是吸收车轮以及刹车系统的高频振动,进一步隔绝振动传递进车内,同时减振器还可以让车轮紧贴地面保持抓地力。而悬架上的扭力杆作用是承载车身的重量,否则车辆在熄火时就直接趴窝了。
ClearMotion虽然收购了Bose Project Sound计划全套技术,但ClearMotion在自己的主动悬架计划中并没有打算完全复制Bose的想法,实际上ClearMotion收购Bose的相关悬架技术一方面是为了填充自己专利,一方面也是想使用Bose悬架的控制软件以及路面监测系统(实际上ClearMotion在收购Bose悬架技术前已经展示了自家的主动悬架产品)。
ClearMotion在宝马5系上搭载了自家的主动悬架,其展示效果与Bose悬架相近,但没有Bose滤振那么彻底:
而ClearMotion的主动悬架要比Bose更加紧凑,也更加简单,因为ClearMotion放弃了Bose的线性电磁电机,转而使用一种带电控液压调整阀的减振器,根据ClearMotion官方的说法,目前这种结构无需对原车做大的改动,只需要做小的调整即可使用上ClearMotion的主动悬架系统,并且成本和重量、耗电量都远低于Bose。
核心部件主动调整阀内部由电控系统、电机、内啮合齿轮泵组成,电机转动带动齿轮泵转动,就可以实现调整减振器内部的油液压力大小。官方表示只需要5毫秒就能够改变减振器油液压力,从而吸收路面振动,保持车身稳定。
任何新技术如果只停留在网上宣传、PPT阶段,都少不免会引来质疑,ClearMotion这套悬架在2016年就在网上放出了宣传影片,并且ClearMotion也表示2年后会有量产车型搭载,不过2年过去,我们依旧没看到量产车型搭载,所以不少网友在质疑ClearMotion这套悬架技术的效果真实性。
ClearMotion表示这项技术主要会面向于自动驾驶车辆,因为相比于人类驾驶车辆,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车辆对于乘坐舒适度会更受关注,这对于悬架滤振的要求也就越高。不过目前类似ClearMotion这样的主动悬架其实已经实现了量产,奔驰的MagicBody Control、奥迪的AI Active suspension都让车辆拥有了更好更强大的悬架滤振效果,所以ClearMotion的悬架也是有竞争对手的。
Bose悬架这一段历史值得我们了解,因为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Bose用30年的时间证明了汽车悬架还有极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Bose的主动悬架也是目前为止滤振能力最为强大的悬架系统,但可惜种种原因和困难导致量产失败。接手的ClearMotion公司虽然并没有使用Bose悬架的全部技术解决方案,但其实际展示效果也并不差,海外最近有消息ClearMotion将会量产这套悬架,但也终究是空穴来风,没有任何实车出现。(图/文:太平洋汽车网 杜庆炜)
>>点击查看今日优惠<<
雪铁龙历时8年的秘密研发,于1952年研制成功,53年定型,55年装配了液空联动可调悬挂的DS在巴黎车展上轰动全世界。七十年代中期雪铁龙发现空气悬挂质量不稳定,反应慢而将空悬弃而不用全部改为智能液压悬挂,98年开始装配第二代9段主动式智能液压悬挂。2005年开始装配第三代16段主动式智能液压悬挂,它能根据路面情况自调车身的高低,悬挂的软硬,自动调速与自动限速以及自动水平平衡等功能。在这个星球上悬挂技术有玩得过雪铁龙的??
压死人也不知道的悬架!
卡车座椅那套的确不错,悬挂成本主要体现在油耗和功耗,这与现在大部分车企和政府节能减排的大方向不符,大面积覆盖是不可能了,针对高端车型目前的各种可变悬挂也够用了,厂商无利不起早不可能采购过度溢出的方案。
投入量产的话估计会很稳,希望厂家能大胆尝试啦!
关注
涨知识
学习
你学习什么,要将技术引进国内装配到公交上吗?
又是一次重新尝试的新技术,应该还是蛮不错的
这么强的悬架就应该加大投入让它量产
一听到bose我还以为音响呢 原来是主动悬架技术
bose悬架好厉害,各种碾压现在的悬架
工程设计中最难的不是发明,而是如何把发明融入产品中,而且还得满足其它分系统的平衡性和成本可控性,以及最后的长期耐用性。发明出来一个新技术,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效果看着不错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