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养车

通用破产带来的警示 不仅是给汽车企业的原创

2009-06-01 08:26:40 来源: PCauto 作者:曹臻
手机看

    就在十七个月以前,通用还在为世界销量第一而和丰田争得你死我活。可短短五百多天之后,通用却以近乎“自由落体”的方式,把自己的百年基业摔得不值一文。也许它会涅磐,但,“2009年6月1日”将被永远载入通用乃至全球汽车工业史册。通用的没落是耻辱的,通用的没落是必然的,通用的没落是瓦格纳们“一美元的年薪”也救不回来的,即便是“罗斯福再世”的奥巴马,也无法用收归国有的手段,短时间内替通用重整河山。没人能知道通用的未来会怎样,但是谁都知道,通用的未来必须改变——不,改变必须从这一刻就开始。

    量变产生质变,通用不过是这一真理的又一位诠释者

    著名的管理专家及畅销书作家吉姆·柯林斯为《商业周刊》撰写文章认为,强势公司衰败有五个必经的阶段:首先,成功带来的傲慢;公司的积累可以让企业保持一段时间的进步,即便领导人已经开始犯糊涂;第二,无节制的扩张:傲慢会让人过分地追求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增长或者更多的掌声;第三,否认风险:公司到了这个阶段内部就会出现一些不良征兆,但是外部结果仍然良好会使人认为基础层面并无差错;第四,渴望救援:积累下来的危险让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这时一些公司就会等待外部救援;最后,向没落投降:公司在第四阶段月越久,颓势就越无法挽回。可怕的是:往往到了第四阶段你才能看出来!但是研究表明,公司的衰落或者复兴,大部分都出于自身,只要还没有到第五阶段,重建仍有希望。

    柯林斯的这段话,怎么看怎么像是为通用“量身定制”的:一个功成名就的通用,冲昏了一帮高管的脑子;拿着银行的贷款到处买品牌,自以为可以变得更强;外面人看到的是通用年年坐庄销量冠军,明眼人都知道通用的利润率在急剧萎缩;祸到临头的时候拿着虚无缥缈的电动车项目做最后的稻草,跑到国会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要钱,已经焦头烂额的奥巴马还是给了几百亿,可纳税人的钱最后依旧成了水漂……其实走到今天这一步,关于是谁拖垮了通用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大排量高能耗的垃圾产品、顽固的经营理念、复杂的品牌结构、高成本的销售网络、美国畸形了的金融体系甚至包括美国历届政府都是通用倒塌的祸首。某种程度上看,还要感谢此次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正是因为它的催化作用,直接导致了通用在财务和客户端两方面的巨大损失,并最终被一棍子“打死”。如果金融危机的规模仍然只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80年代的日本车企登陆美国的层面上,那么通用至多就是在政府动辄数百亿的扶植下熬过这段时间,之后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从企业管理层到底特律到整个美国汽车工业,都不会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汽车理念。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通用的破产保护而觉得,玩了汽车一百多年的美国人一下子就翻然醒悟了。看看华尔街上的那帮高管吧,在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在自己的财团濒临破产的时候,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国会上千亿的救命钱,转眼间就成了高管们的年终分红!——这就是华尔街的衣冠禽兽们贪婪的本质,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根深蒂固于美国经济金字塔顶端的高管们追求金钱与私利的肮脏思维。美国政府可以将通用收归国有,但重新成立的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却不可能有着一颗“纯洁”的心,一旦情况有所改善,对于利益的崇拜本能又会把所有人打回原形。是的,借此大好时机,奥巴马提出了美国历史上最严苛的环保法规,逼着美国汽车企业造更环保更经济的车。但经济环境好转之后呢?当汽油价格又回落到2美元/加仑的时候呢?当美国人重新对大排量SUV产生兴趣了呢?奥巴马还会坚持吗?记住,美国政府保护的终究还是美国企业的利益。

    通用涅磐,是变成火鸡还是真正的凤凰?

    美国政府持有的70%的股份,让通用成为了当今美国最大的国企。它的重生,就从2009年的6月1号开始,就从“国际儿童节”开始。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事情。只是和我们中国的国企不同,美国政府已经声明,政府不会干预到通用日常的运作中,政府的工作仅仅是踹掉一帮欠了一屁股债的董事们,然后找另一帮人和工会、债权人一起建立一个新的管理团队,以重建通用汽车,最终的目的也不是一路扶持通用重回世界第一,而是在保证能够还清一屁股债的同时,保证百万美国汽车工人的饭碗不丢、保证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至于这帮人能不能如美国政府所愿,现在谁也不敢保证。

    金融和财务运作方面的东西,我不敢妄加评述。仅凭借目前通用的产品和技术储备,我认为,通用要想重新跟上世界汽车工业的脚步,重新把丰田踩到脚底下,三五年内是不可能的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