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激光雷达布局方式✨
作者头像陈陈陈cci02
10-01

分享激光雷达布局方式✨

在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激光雷达布局方式成为了各大车企竞相角逐的关键领域。不同的布局位置各有千秋,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主流的激光雷达布局方案🚗

车顶单颗布局

以蔚来ET7、理想L9为代表。这种布局优势明显,360°旋转不受限,能提供全方位视角,而且维修成本较低,还可避免行人碰撞风险。不过也存在局限,造型上比较突兀,垂直视角存在盲区,需要融合其他传感器来弥补。

前格栅/保险杠布局

奥迪A8、威马M7采用此布局。它对低矮障碍探测精准,在复杂泊车场景中表现出色。但缺点也不容忽视,容易受到泥水污染,对防尘防水的设计要求较高,需要特殊处理来保障其正常运行。

车头两侧双雷达

集度ROBO-01是代表车型。其突破性在于水平180°FOV覆盖,正前方60°有双倍点云数据。实测数据显示,鬼探头识别率提升41%,城市NGP变道成功率提升27%,性能提升显著。

全域融合布局

像威马M7采用的车顶+前杠+后舱组合的前沿方案。技术亮点突出,实现330°水平覆盖,能进行亚米级点云建模,在狭窄巷道通行、高速变道决策等场景中优势尽显。

激光雷达布局本质上是一种技术路线的选择。保守派可选择车顶单雷达,兼顾可靠性与成本;激进派可考虑多雷达组合,追求更广泛的场景覆盖。务实派则建议关注车企实际路测数据,避免陷入参数内卷。大家可根据自身用车场景来选择,城市通勤优先考虑双雷达方案,高速巡航单雷达通常就能满足需求。

相关推荐

更多